新華社天津5月12日電 題:近者悅,遠者來——1.9萬家外企落戶濱海新區背后的“天津磁場”
新華社記者毛振華、王井懷、梁姊
圖為空客天津總裝線。新華社記者趙子碩 攝
空中客車公司最近確定在天津濱海新區旗下天津港保稅區建設第二條生產線。空中客車首席執行官傅里表示:“我們很榮幸能夠作為中國長期可信賴的戰略合作伙伴,共同塑造中國航空業的未來。”這是外企在中國乘勢而上、聚勢而強的縮影。
德國漢特曼集團最近追加1.4億元建設新生產線;法亞集團全球備件物流集采中心掛牌運營……最近,外企紛紛投資聚焦天津港保稅區。作為我國開發開放前沿、外資在華聚集地,濱海新區今年一季度實際使用外資18.1億美元,同比增長19.5%。截至目前,濱海新區已累計吸引1.9萬家外資企業入駐。一季度數字的背后,是濱海新區精耕細作、厚植沃土的持續努力。
近者悅:在華外企加碼投資
總部坐落在新區的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2003年成立。隨著去年年末位于新區旗下中新天津生態城的新能源工廠投產,其在華轉型步伐越走越快。“截至3月末,一汽豐田新能源汽車的產量較去年同比增長超80%。”一汽豐田辦公室主任白晶說。
諾和諾德在新區已注冊成立29年。今年2月,總投資11.8億元的成品車間擴建項目啟動。此前,該工廠先后8次增資。“依托天津先進制造基地資源,諾和諾德希望進一步拓展高質量的本地化生產。”諾和諾德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大中國區總裁周霞萍說。
外企在新區扎根成長,也帶動新區產業升級再造。如今,新區構建起了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現代產業體系。
位于濱海高新區的天津波音復合材料有限公司,是波音最新機型背鰭的全球唯一供應商。最近,增資6.5億元的三期廠房建設項目即將竣工。公司總經理樸慶源說:“隨著新廠房的建設,我們的產能會大幅提升,可以為全球的波音飛機制造提供供應鏈服務。我們也期待和更多天津本地企業合作,實現共同發展。”
遠者來:多家外企落戶新區
法國液化空氣集團天津氫能供應基地,日前在天津港保稅區啟動,項目總投資預計超過10億元。這是法企看好中國市場機遇的具體體現。
花紅柳綠,外資在新區投資落戶接踵而至。大眾汽車自動變速器(天津)有限公司APP550電動汽車驅動電機項目開工建設,標志著大眾汽車不斷深化電動汽車零部件的中國本土化生產。
今年3月,新區招商團先后奔赴法國、德國、丹麥,與法亞集團等5家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實現25個已落地項目增資擴產、12個在談項目加速落地。期間,施耐德電氣集團能源部銷售總監埃里克·德勞內說:“施耐德在濱海新區的項目合作順利,我們還計劃在天津設立研發中心。”
4月末,霍尼韋爾與天津港保稅區簽署合作備忘錄,探討建設華北區域可持續航空燃料生產基地標桿項目。霍尼韋爾航空航天集團亞太區總裁徐軍說:“天津航空產業聚集,航空全產業鏈日益完善,期待為推進中國航空燃料結構變革、加速航空業低碳轉型提供支持。”
“截至目前,濱海新區累計吸引1.9萬家外資企業注冊設立,120家世界500強外資企業前來投資。”濱海新區商務和投資促進局局長鮑健說,一汽豐田、諾和諾德、維斯塔斯等眾多知名外企扎根,成為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信任票來自良好營商環境
企業員工在諾和諾德(中國)制藥有限公司天津生產廠內工作。新華社記者李然 攝
外企投下信任票,既有區位、市場、人才考量,更離不開對發展環境的認可。
“濱海新區這些年努力為外企在華成長提供優質的陽光、雨露和沃土。”新區副區長趙前苗表示,全天候、全方位、全周期“專家+管家”優質服務,讓企業放心投資、安心經營。
——企業全生命周期關懷。近日,天津港保稅區出臺了“優化營商環境”4.0版,提出了4方面48項舉措。短短幾年內,這里營商環境政策升級四版,確認登記制、拿地即開工、套餐式注銷等政策,一遍遍刷新企業對營商環境的認知。
——改革政策效應放大。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與濱海新區區域疊加。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朱長存說,得益于加大開放力度,豐富便利舉措,一季度自貿區新設外商投資企業同比增長38.71%,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74.31%,吸引外企中高端服務業占比超六成。
“我們‘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以自貿功能創新賦能實體產業發展,助力外資企業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天津港保稅區投資促進局局長徐海濤坦言。
——問題導向織密“服務網”。鮑健介紹說,濱海新區連續三年組織“外資企業大走訪”、“一對一”上門,及時了解外資企業生產經營情況。
南開大學濱海開發研究院副院長、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薄文廣認為,外資企業對中國市場持續加碼,對在中國發展的信心不斷增強,中國市場正在成為吸引外資的“強磁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