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上午,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代表團討論會間隙,熱西拉·熱哈提、薛魁、賽福丁·伊斯熱依力、蘭彩英、萬書宏(從左至右)五位一線代表聚在一起互加微信,獲得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先進工作者的蘭彩英得知身邊的幾位都曾獲得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并且賽福丁·伊斯熱依力在28歲就獲得全國勞模時,贊嘆不已,表示要向他們看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楊登峰 攝)
10月9日,在中國工會十八大開幕式現場,勞模工匠代表們合影留念。(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王偉偉 攝)
10月10日下午,鐵路代表團分組討論會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公司豐臺機務段“毛澤東”號機車組司機長王振強,來到中國通號西安工業集團沈陽鐵路信號有限責任公司信號鉗工柯曉賓身旁,觀賞她“全國技術能手”的獎牌。(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劉金夢 攝)
10月9日下午,在遼寧代表團討論會間隙,阜新天合環保建筑材料廠焊工龐井江來到中石油錦州石化煉油三聯合車間白班班長高穎明(圖右)的座位前交流取經。在當天下午討論審議中國工會十八大報告中,兩位勞模就有關深化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建設、強化職工創新成果展示交流和應用轉化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交流。(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楊登峰 攝)
10月9日,在中國工會十八大分組討論中,全國勞動模范岳麗華談對大會精神的體會,得到在場代表們的稱贊。16年來,她帶領科研團隊攻克多個技術難關,研發出沙棘果精油、沙棘果酸等系列產品,創造新技術、新工藝33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5項,讓漫山遍野的“黃果果”變成“金豆豆”,先后帶動3000多貧困戶穩定脫貧,2萬余農戶人均增收近千元。(工人日報-中工網通訊員 鄭榮璽 攝)
10月10日上午,江蘇代表團分組討論會結束后,蘇州太倉港太倉萬方國際碼頭有限公司門機班副大班長褚鋒(右一)與大國工匠、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首席技能專家高鳳林(右二)就“產改”方面的問題進行交流。(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劉金夢 攝)
10月8日,河北省代表團代表、全國勞動模范張雪松向記者介紹我國高鐵列車制造曾使用過的工具。作為新時代的高鐵工人,他帶領工友在企業數字化轉型進程中,攻克了一項又一項關鍵核心技術,為“復興號”奔馳在祖國廣袤大地上作出自己的貢獻。(工人日報-中工網通訊員 鄭榮璽 攝)
10月9日,天安門廣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新疆有色集團喀拉通克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工藝技術員熱西拉·熱哈提(圖中)作為代表參加中國工會十八大開幕式。(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劉金夢 攝)
10月11日,那娟娟代表在翻看《工人日報》時,無意間發現自己參加此次大會的照片上了報紙。“真沒想到,我還上了報紙!”拿著報紙,那娟娟把照片指給旁邊的董莉蒔代表看,并表示要帶一份回去留作紀念。(工人日報-中工網通訊員 茹佳佳 攝)
10月9日19時許,記者來到甘肅代表團代表、大國工匠潘從明的房間采訪時,剛剛結束討論回到房間的潘從明還沒有換衣服,正坐在辦公桌前整理下午分組討論中產生的新想法。他告訴記者,目前,他的團隊正在研究如何從廢舊汽車和電子產品高效提純貴金屬。他希望能有更大的突破,把有限的資源利用好。(工人日報-中工網通訊員 茹佳佳 攝)
10月10日下午,民航代表團分組討論會結束后,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安檢護衛部人力資源科業務助理丑盼妮,拿著書找“英雄機長”、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總飛行師劉傳健簽名,機長寫下名字并題詞“不忘初心”。(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劉金夢 攝)
10月9日下午,陜西省代表團會議上,中國工會十八大代表、全國勞模、中鐵一局五公司工匠技師白芝勇作交流發言。白芝勇建議加強產業工人技能提升培訓,提升產業工人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深入實施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求學圓夢行動等,增加進城務工人員教育培訓機會。(工人日報-中工網通訊員 鮮康 攝)
10月8日,中國工會十八大代表、大國工匠、西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鉗工張新停接受媒體采訪。此次參會,他建議出臺技能人才全方位提升的相關政策和實施細則,讓更多產業工人有技術、能創造、會發明。(工人日報-中工網通訊員 鮮康 攝)
10月9日,江蘇代表團分組討論間隙,中國工會十八大代表、無錫微研股份有限公司加工中心班組班長陳亮接受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采訪。(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劉金夢 攝)
10月11日,全國勞動模范、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拖頭隊副隊長成衛東(中)是具有25年駕齡的老師傅,大會休會期間他與天津市勞動模范、公交駕駛員石霞(左)及新經濟組織的貨車司機王斌(右)兩位代表交流車輛駕駛的心得體會。(工人日報-中工網通訊員 韓志忠 攝)
10月9日上午,在湖北省代表團準備登車前往人民大會堂參加開幕式時,湖北省直機關工會主任陳海濤(圖右)走到湖北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湖北省襄南監獄八監區一級警長李治國跟前說:"我來看看你的獎章,向先進學習!”(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柳琛琛 攝)
10月11日,中國工會十八大新聞中心,河南團大國工匠陶留海在閱讀當日的工人日報。(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蔚可任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