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1月10日電(記者周潤健)春節(jié)的腳步日益臨近,1月22日,我們將迎來2023年春節(jié)。天文科普專家介紹,2023年春節(jié)是21世紀這100年里的第二早春節(jié),比21世紀最早春節(jié)只晚了一天。
春節(jié)是每年農歷的正月初一,但它在公歷中的日期卻不是固定的。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楊婧介紹,公歷是根據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一個回歸年)的運動周期來制定的歷法,一年共12個月。凡公歷年數能被4除盡的年為閏年366天,除不盡的是平年365天。但對整世紀年,如2000年、2100年……只有前兩位數被4除盡才是閏年,否則仍為平年,故每400年中有97個閏年。
農歷作為我國傳統歷法,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它是一種陰陽合歷,根據月相變化,也就是一個朔望月來安排每一個月有多少天。一個朔望月的平均長度為29.53天,全年12個月,共354天或355天,極少數為353天。
這樣,農歷一年的天數比公歷一年的天數少了11天左右。每年少11天,3年就會少1個多月,累計16年就會相差半年。為了補齊這兩種歷法之間的“時間差”,我國智慧的古人在每19個農歷年中增加7個閏月,即19年7閏。閏月所在的年份稱為閏年,置閏的規(guī)則是根據二十四節(jié)氣來確定,因此每個閏年的閏月位置也都不太一樣,如2014年是閏九月,2020年是閏四月,2023年是閏二月,這樣也就導致了春節(jié)對應的公歷日期來得有時早有時晚。
楊婧表示,就21世紀而言,最早春節(jié)出現在公歷中的1月21日,最晚春節(jié)出現在公歷中的2月19日,兩者相差了將近1個月。這100年中,最早春節(jié)有兩次,為2061年和2099年;第二早春節(jié)一共有四次,分別為2004年、2023年、2042年和2080年。
“中國傳統歷法源遠流長,兼顧日月運行變化,包含了更多的自然信息,功能更加豐富,也使得春節(jié)落在公歷上的日期有早有晚,這也豐富了春節(jié)的文化內涵,讓春節(jié)變得多姿多彩?!睏铈赫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