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淡忠奎 每經編輯 楊歡
就像萬億GDP之于城市,GDP跨過5000億也是衡量城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刻度尺。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有8個5000億量級區縣,如上海浦東新區、北京海淀區、深圳南山區,不僅是城市經濟最重要的增長極,更是城市產業最重要的承載極,代表著區域發展的“天花板”。
類比中國百強城市,2022年江蘇鎮江GDP達5017億元,排在百強城市第57位。而剛剛邁進“5000億+俱樂部”門檻的昆山,經濟體量與之相當。眼下全國僅有57座GDP高于5000億元,也就是說這8個區縣的經濟體量能“擊敗”其余超九成的城市。
今年深圳龍崗區、無錫江陰市、深圳寶安區、青島黃島區(西海岸新區)四地被寄予厚望,“5000億+俱樂部”或將增至12席,山東亦有望借此破“零”。眼下時間過半,各地區縣GDP半年報陸續公布,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觀察窗口。
對于一座城市而言,城區經濟代表著區域經濟發展“火車頭”,亦是牽引城市能級、形象提升的重要力量。從這一維度而言,如何理解頂級城區正在經歷的變化?面向下半年,這些區縣“天花板”又將如何實現再突破?
頭部陣營
從“5000億+”俱樂部格局來看,蘇州昆山市和北京海淀區的突破尤為重要。
前者GDP突破5000億元使得俱樂部擴容至8位成員,后者突破1萬億元使得俱樂部塔尖涌現“雙子星”之勢,城區經濟向上突破的趨勢不斷明顯。
2022年,昆山完成GDP5006.7億元,其中規上工業總產值達10810.98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占比44.9%。同期,蘇州的GDP和工業總產值分別為23958.3億元、43642.7億元。也就是說,僅昆山就貢獻了全市五分之一的GDP和四分之一的工業總產值。
電子信息、汽車零部件制造為昆山的兩大支柱產業,行業巔峰時期筆記本電腦年產量高達1.2億臺,占全球的三分之二,目前仍然能夠做到“世界每生產三臺筆記本電腦,就有一臺來自昆山”。
這便是“5000億+”區縣對區域經濟影響的縮影。
與此同時,北京海淀區亦完成歷史性突破——GDP達10206.9億元,成為北京第一個、全國第二個GDP過萬億的市轄區。這個北京西北部的城區,用全市2.6%的市域面積貢獻了全市四分之一的GDP。
海淀區的首位產業是信息產業。在其產業構成中,信息、科研、金融三大產業占比達66.9%,其中信息業比重達44.2%,五年躍升22.7個百分點。
隨著海淀區的突破,全國萬億級城區已經有兩個。此外,深圳南山區在“十四五”發展目標中也已提出,到2025年本地生產總值力爭達到1萬億元。這意味著中國經濟強區的頭部角逐已經到了新的階段,“萬億時代”將成為新的特征。
現階段,上海浦東新區、北京海淀區GDP達到萬億,深圳南山區、北京朝陽區在7000~9000億元量級,廣州天河區、北京西城區、深圳福田區、蘇州昆山市在5000~7000億元量級。在“5000億+”俱樂部中,北京獨占三席,深圳占據兩席,上海、廣州、蘇州各占一席。
倘若從規模視角看,北京、深圳成為最大贏家,分別收獲多個“5000億+”城區,城區經濟發展較為均衡。
后備軍團
相比城市經濟的角逐,區縣經濟維度的競爭更趨激烈。在2022年昆山完成GDP5000億級突破的同時,深圳已經派出兩位新成員沖擊這一目標,無錫、青島也有望完成“零”的突破。
2022年,深圳龍崗區、無錫江陰市、深圳寶安區、青島黃島區(西海岸新區)GDP分別為4759.06億元、4754.18億元、4701.61億元、4692億元,均具備挑戰“5000億+”俱樂部的實力。
倘若如愿晉級,深圳將新增龍崗、寶安兩個GDP5000億級城區,一舉超越北京成為全國GDP5000億級城區最多的城市。
深圳目前領跑的是南山區。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經濟學研究員丁力對城叔表示,南山區資本市場發達,本地上市公司大多將南山區作為總部所在地,很多創新型企業、隱形冠軍也將南山作為根據地,資本市場對南山的貢獻是非常顯著的。
寶安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南山的溢出效應,同時其生產制造基礎也相對較好,“兩相疊加,這幾年發展非常迅速”——
數據顯示,在深圳今年發布的“20+8”產業布局中,“17+2”個產業集群重點布局寶安,產值或營收1000億上下的產業集群已有4個,有6個產業集群的產業增加值位居深圳市第一。
今年初,寶安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增長7%以上,并要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上半年,寶安GDP為2422.56億元,同比增長10.5%,超過了龍崗的2313.18億元,增速領先龍崗6.7個百分點。
這是2014年以來寶安GDP首次超過龍崗,目前在深圳各區中位列第三名,僅次于福田區和南山區。
與此同時,無錫江陰市、青島黃島區(西海岸新區)也都朝著目標發起沖擊。從上半年成績來看,兩地GDP分別為2144.47億元、2379.41億元,增速各為6.7%、6.0%。
作為各自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江陰GDP已掉至“5000億元俱樂部”后備陣營倒數第一,黃島區(西海岸新區)GDP增速亦未能跑贏全市大盤。
需要指出的是,青島黃島區(西海岸新區)是目前山東唯一的國家級新區,也是省內最接近GDP5000億元層級的城區,被全省寄予厚望。
不久前,山東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還提出要主動尋標對標,認清差距不足、短板弱項,充分借鑒外省市經驗做法,推動西海岸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
“向上突破”
“任何一座城市總得要有一個城市客廳,要有一個能夠讓外來人眼前一亮,代表著當地最高水平的載體。客觀上講,中心城區就有代表城市發展最高水平的展示中心的功能。”丁力認為,中心城區GDP達到5000億,可以理解為它作為火車頭,自身發展的能量、要素已經集聚到一定程度。
從經濟占比來看,上海浦東新區、北京海淀區、深圳南山區、北京朝陽區、廣州天河區、北京西城區、深圳福田區GDP分別占全市的35.90%、24.50%、24.81%、19.01%、21.55%、13.70%、17.0%。除北京朝陽區外,均較五年前有所提升。
其中,浦東新區GDP占全市比重從2018年的32%上升至35.90%,北京海淀區GDP占全市比重從21.75%上升至24.50%。這也直觀地說明,頂級經濟強區對區域經濟增長的貢獻度正在不斷增強。
不僅經濟體量占全市比重大,這些城區的主導產業往往也代表著全市相關產業發展的最高水平。
以浦東新區為例,2022浦東新區的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分別超過2200億元、3300億元、1200億元,約占全市(集成電路)75%、(生物醫藥)40%、(人工智能)40%。
過往觀點認為,區域中心城市GDP破萬億元,被視作發揮輻射帶動作用的基礎條件。中心城區GDP達到5000億元,在很大程度上也意味著自身外溢作用將逐漸顯現。比如,深圳的寶安區、光明區等都受益于南山區的溢出效應,三地科創資源與產業資源的互動也不斷增強。
經濟強區代表著城市發展的“天花板”,不論是先進產業集群的打造,還是國家戰略、區域戰略的承載,都承擔著區域“向上突破”的重任。眼下,全國“千億城區”已經擴容至149個,初步形成“萬億+五千億+千億”的經濟強區格局,成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支撐。
按照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在發布百強區報告時所說,領先城區將突破瓶頸,進入下一個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與此同時,那些具有特色產業、位于特殊區位或具有國家重大基礎設施的特色城區將在全國、全世界等更廣范圍內建立重要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