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
夏天的第五個節氣
小暑
如約而至
意味著暑氣最濃的時節到來
但又不是最熱的時候
因為后面還有大暑節氣在等著
在小暑時節里
有一個特別的節點
就是入伏
古人確定伏天的推算標準是“夏至三庚便數伏”
意思是說
從夏至日開始數起
數到第三個“庚日”就進入頭伏
第四個“庚日”為中伏
立秋后第一個“庚日”為末伏
今年從夏至日起后數到的第三個“庚日”是7月15日
意味著這一天正式入伏
恰逢小暑第十天
熱!熱!熱!
是“三伏”的主旋律
唐代詩人白居易這樣描述:“是時三伏天,天氣熱如湯”
南宋詩人陸游也形容:“無因羽翮氛埃外,坐覺蒸炊釜甑中”
天地間仿佛一個大蒸箱、大烤爐
在滾滾熱浪中
一切都顯得無精打采
樹葉被曬得垂頭喪氣
小狗蜷伏在樹下陰涼處不時吐著舌頭
聒噪的蟬兒似乎都懶得叫了
有一下沒一下地吱一兩聲
……
暑熱正當時
何以解煩暑?
一片冰西瓜
一碗綠豆湯
一杯涼白開
都是不錯的選擇
當然,也可效仿古人“紙扇輕搖風自來”
或是“紙屏石枕竹方床”
亦或是“攜杖來追柳外涼”
但民間最常見的一個辦法就是吃清涼消暑的食品
俗話說“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具體到即將到來的頭伏
大體共識是北方人吃餃子
南方人吃餛飩
餃子和餛飩形似元寶
“伏”又與“福”同音
意在平平安安,福氣多多
吃餃子或餛飩,可帶湯或不帶湯
熱乎乎,出一身汗
在補充體力的同時
還可有利體內濕氣和暑氣排出
七月邂逅小暑天
步履匆匆的你
不妨放慢腳步
到戶外走走、停停
看田田荷葉隨風搖曳
賞粉紅荷花靜靜綻放
尋一份淡淡的禪意和嫻靜的清涼給自己
記者:周潤健
海報:方金洋
新華社新媒體中心
新華社天津分社
聯合出品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當太陽到達黃經105度,小暑悄然而至。這一時節,萬物漸盛,暑氣蒸騰。當前,全國多地高溫、同時多地強降水,大江南北進入一年之中的高溫高濕階段。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古人認為小暑還不是一年中最熱之時,在“暑”前添一個“小”字,以示酷熱程度尚未達到極致。正如元代文人吳澄所編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
古人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小暑節氣還承載著一些傳統文化習俗,這不僅豐富了小暑的內涵,也使得這個節氣更具有人情味和生活氣息。
比如,南方有“食新”的習俗,人們會品嘗新收獲的稻米,以祈風調雨順;小暑過后,初伏將接踵而至,北方有“頭伏吃餃子”的傳統,因餃子形似元寶,取“元寶藏福”之意。華東師范大學民俗學研究所教授田兆元說,這一時節正是吃伏羊的好日子。民諺云:“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據《漢書》記載,皇帝“伏日,詔賜從官肉”,當時的“官肉”即為“三牲”之首的羊肉。《漢書》中也有“歲時伏臘,烹羊炰羔,斗酒自勞”的記載。2021年,江蘇徐州伏羊食俗入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酷暑中遇見“非遺”食俗,成功開啟夏日味蕾。
“小暑過,一日熱三分。”暑熱如煮,古人沒有空調、電扇、冰箱等納涼好物件,熱到無處可躲便作詩調侃。其中,才華高、“吐槽”頗多的詩人,當屬南宋詩人陸游。
他到底有多么怕熱呢?從其直抒胸臆的詩作標題可見一斑。比如,他用白描手法寫暑熱,作《苦熱》《連日作雨苦熱》等;他窮盡己力求“避暑”,四處“追涼”,作《溪上避暑》《避暑江上》《避暑松竹間》《龜堂避暑》《南堂納涼》《橋南納涼》《小閣納涼》《門外納涼》等。
其中,在《苦熱》一詩中,詩人運用大量比喻來描寫炎熱天氣,把“熱得像蒸籠”詮釋得淋漓盡致。他寫道:“萬瓦鱗鱗若火龍,日車不動汗珠融。無因羽翮氛埃外,坐覺蒸炊釜甑中。”
要寫炎熱,卻不能只寫炎熱,這一點“詩仙”李白深諳其道。他獨辟蹊徑“吐槽”這酷熱,一首《夏日山中》雄冠四方:“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全詩無一字寫“熱”,讀起來甚至還有一絲清涼,但句句似乎都在吶喊——天太熱了,熱到不想穿衣。
眾多納涼消暑的古詩中,宋代詩人楊萬里有一首詩頗有禪意:“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詩人描寫了一幅夏日消暑圖:月光婆娑,竹影綽約,樹蔭密密,蟲鳴唧唧,詩人悄然佇立。寫詩講究“言有盡而意無窮”,靜中生涼是此詩所要表現的意趣,但詩人并未直接點明,最后的“微涼不是風”,讀來更是令人回味無窮。
“時有微云消暑氣,還因宿雨凈芳塵。”小暑到,進伏天。“伏”是趴下的意思,從養生的角度來講,此時節,人要適當閑下來,不要過于忙碌。放慢腳步,不急不躁,更好地向上“生長”,讓歲月生香。(記者楊金志、郭慕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