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賦予每一個人的生命軌跡,只是所有人都無法破解其中的道理。
道理是什么?簡單的說,就是因果關系,命運輪回。就看你能不能覺悟,能不能把握,能不能改變,能不能超越!
知天,能夠得到天機!知地,能夠得到機遇!知人,能夠得到成功!這就是道理中的大道理!
以文化人,以文化物,以文化事,人生最高境界也!
大道理
2024年5月20日11:59:05
夜鶯啼綠柳,皓月醒長空。
暖風帶來初夏,又是一年小滿時節。
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八個節氣,通常在每年5月21日前后。
每年這個時候,夏熟的農作物未完全成熟,卻漸漸飽滿,故稱為“小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四月中,小滿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滿?!?br />
滿,盈溢也,水滿則溢,月盈則虧。
這就和做人是一個道理:人生凡事切忌太滿,“小滿”就是最好的狀態。
荀子曾寫道:“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br />
高層次的人,懂得控制對物質的追求,不受物質左右。
只有不被物質捆縛,剔除不需要的負累,才能體會內心充足。
蘇軾被貶黃州后,俸祿減少許多,于是他開始計劃開支。
他將一年的花銷大略算出來,把所有的錢分成每天一小份,掛在房梁上。
每天清晨,他都會從房梁上取下當天的那份,盡力保持每天的花銷只能盈余,不能透支。
沒有花完的錢還要積攢起來,放到竹筒內,以備不時之需。
可就算每天開支有限,蘇軾依舊過得自在充實,有滋有味。
在黃州,蘇軾感嘆道“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他滿足于身邊所擁有的美食美景。
他發現黃州的豬肉很便宜,便親自動手,創造了“東坡肉”這一千古流傳的美味。
此外,他還不斷嘗試便宜且美味的料理,“東坡豆腐”等等佳肴就是從此誕生的。
雖然沒有錦衣玉食,但他的內心無比充盈。
事實上,生活本就不需要用過多的物質來填滿。
中國藝術作品創作中有一個常用手法,叫「留白」。
指的是,為使整個作品畫面更為協調精美,有意留下相應的空白。
而現實生活也需要這樣的留白,才能讓生活更加精致、安閑。
孔子言:“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他認為,吃粗飯喝白水,彎著胳膊做枕頭,這樣的生活也有著快樂。
而用不正當手段得來的富貴,就像天上的浮云般易散。
不必為了空虛而去消費,不必為了攀比而去揮霍。
只有找到適合自己的的生活方式,減少不需要的物質需求,才能輕裝上陣,感受精神富足。
物質“小滿”,生活會越來越舒適,靈魂也將越來越豐盈。
看到過一個《樵夫和牧羊人》的故事:
樵夫上山砍柴,遇到了牧羊人。
牧羊人想要打發時間,于是一邊照看著吃草的羊群,一邊找樵夫聊天。
而樵夫為了迎合牧羊人,放下手里的活兒,專注地和牧羊人嘮了一整天。
不知不覺天黑了,牧羊人趕著吃飽喝足的羊兒回家了;
而樵夫卻發現,這一天光顧著聊天,兩手空空回家,甚至成了別人嘴里的笑話: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飽了,你的柴呢?”
生活中,不少人會為了人脈和存在感,去不斷結交新朋友。
殊不知,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最好的社交關系,“小滿”就已經足夠。
著名文學家木心,曾經辭職獨自前往莫干山隱居,一待就是6年。
在山上,他的生活只剩下了讀書、寫作和畫畫,置身風景之中,感受自然的魅力。
山上的日子雖孤獨寂寥,但有他熱愛的藝術陪伴,木心毫不在乎。
這六年間,他潛心創作,產量驚人,寫出了100多篇中短篇小說,以及無數幅水墨山水畫。
他的書桌前貼著一句話:“藝術廣大之極,足以占據一個人?!?br />
是啊,圈子不同,不必強融,沉下心提升自己,過好自己的生活,豈不更好。
魯迅說過:“人一旦悟透了就會變的沉默,不是沒有與人相處的能力,而是沒有了逢場作戲的興趣。”
一輩子不長,遠離不必要的社交,遠離不必要的人。
苦于人情世故,不如自在獨行;泛泛之交千萬,不如知己二三。
人生,最怕在無意義中迷失自我,不要讓低質量的社交,絆住你前行的腳步。
小滿小滿,也可以理解成小小的滿足,即為知足常樂。
事實上,人生中很大一部分的不快樂,都是來源于想要的太多。
《紅樓夢》中的王熙鳳,也是因為她過剩的欲望,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
她曾掌管著賈府一家上下,模樣精致、言談爽利、八面玲瓏,受到很多人的喜愛。
可是,這樣的她,卻利用賈府幾百號人的工資放高利貸,陷入利滾利的誘惑之中。
后來,在賈府被抄家時,王熙鳳屋中的所有積蓄和放貸的證據,都被統統抄去。
重利盤剝,在當時也是違法的大事,她的丈夫賈璉為了她的體面,只得頂罪被抓走。
照理說,名利雙全的她,過多的金錢對她來說并沒有用處。
但正因為她不斷膨脹的貪欲,讓她迷失了心智越陷越深,最終落得了如此下場。
到最后她才明白過來:
“我若不貪財,如今也沒有我的事。不但是枉費心機,爭了一輩子的強,如今落在人后頭?!?br />
欲望,若是大于能力承受范圍,不僅會成為心中的負累,更可能將人拖入深淵。
能力有限,欲海無邊,無止盡的欲望,只會讓人一敗涂地。
看過這樣一句話:
“欲望可以使人得到歡樂和幸福;但這歡樂、幸福的背后卻是苦難,樂極是要生悲的?!?br />
人生在世,不要被欲望蒙蔽雙眼,看淡得失名利,小小滿足自己能夠到的欲望,知足才能常樂。
曾國藩的一生,都在踐行欲望“小滿”的生活方式。
他曾在宴席上,因為衣服穿了幾十年且打著補丁,而被大家打趣。
可他卻毫不在意,只是淡淡一笑說:
惜食惜衣,不惟惜時兼惜福;求名求利,但知求己不求人。
在他眼里,再精致的衣服和食物,再多的名聲和金錢,都比不上一顆自足的心。
所以,真正的幸福,從來不是看你擁有的有多少。
相反的,計較得越少,心態就會越好,從而可以放下求而不得的痛苦,活出坦蕩。
小滿時節,春粒漸滿,夏風欲暖,正是萬物見長的好時候。
除了帶來初夏剛剛好的舒適,“小滿”更是一個富含哲學韻味的節氣。
曾有人說:
“24節氣中,小雪對應大雪,小暑對應大暑,而小滿之后,再無大滿?!?br />
“滿則招損”,這其中蘊含著中國人,對“滿”深深的敬畏之心。
物質小滿,精神得以豐富;
社交小滿,內心得以寧靜;
欲望小滿,人生得以從容。
要知道,人生最好是“小滿”,愿我們都能在小滿中,收獲從容自在,修得人生小美滿。